导语:一起从皇居到明治神宫,一起去探寻传统从皇居(日比谷站)乘坐干代田线恰好能到明治神宫,在明治神宫前站下车,出站后,穿过一座铁路桥便能到达明治神宫参道的入口,入口有一座木制的大鸟居,非常醒目,便于寻找。东京的明治神宫供奉的是日本明治天皇和昭宪皇太后的灵位,是东京重要的神社之一,每年前来参拜的人数是日本神社之首,很多日本人的重要时刻都会选择在这里举行仪式,比如新生儿祈福、成人礼、毕业典礼和婚礼等。所以,想要了解日本神社的风貌,明治神宫是首选。神社前的参道入口一般都会有鸟居的建筑,相当于中国的牌楼,有的是木制,有的则是石头做成。按照日本神道教的说法,鸟居用来分割人界和神界,代表了神域的入口,起到门的作用。明治神宫的大鸟居高12米,是日本最大的木制鸟居,呈“开”字形,上面有金色的菊花图案装饰,菊花是日本皇室的象征。目前我们看到的这个版本是年重建的,原来的因雷击而损坏了。当时为了按照原来的尺寸建造鸟居,建造者们专程来到我国台湾地区的阿里山,发现了树龄长达多年的神木,才有了如今的明治神宫鸟居,两边的柱子直径有12米。因为我们曾经到过阿里山,也看到了被砍伐的神木,所以站在这高大的鸟居下面,心情复杂。我们从鸟居进入,沿着参道朝本殿方向走。这条参道很宽很长,被称作“升型”参道。明治神宫不像一般的神社面向正南而建,参道是笔直的,它的参道有两个拐角。据说这个升型参道看起来好像是直角,而实际的角度是88度,有人说因为“8”字吉祥,还有人说是因为避免与御苑的南池冲突而将参道曲京折的,但其真意却不为人知。参道两旁都是茂密的树林,形成了东京最大的绿洲。这原本是人造林,短短50年就发展成为东京最大的自然林,让世界瞩目。由于当时造林的宗旨是不栽种华丽的树木,所以明治神宫的樱花很少,多以常绿乔木组成。地上铺满了小鹅卵石,据说干净的鹅卵石可以清净除邪,当前来参拜的人们穿过鸟居步履于铺满净石的参道之上时,他们自身也得到清净,这样才能通往神圣之所。在这里我们要建议带孩子出来的父母们,参观日本神社时,最好给孩子穿鞋面高、鞋底稍微厚点的鞋,因为孩子经常跑来跑去,地上的小碎鹅卵石很容易钻到鞋子里。我们走过一段参道,看见两侧有很多写有汉字的白色酒缸,一排排的酒缸组成了一面墙。据说酒最初主要用于祭神,全日本酒厂主、掌柜和酒是年年都要来神社进香,祈求酒神保佑,这也成了神社的一道风景线。继续走就到了一个小水池,这是每一个日本神社都会有的净身泉水,上面放着多个长柄木勺,前来参拜的人进入神社之前都要在此处净身,顺序是先用木勺盛水洗双手,然后再把水倒进手里漱口,最后用水冲洗木勺的手握处,接着就可以进入神社参拜了。金宝很认真地按照程序洗手、漱口,当然,他还没有真正理解这个过程的意义所在。进入正殿的院子,靠右手方向有求签和卖纪念品的地方,可以花一定费用去求一支签,然后看看明治神宫特有的纪念品,各种风铃、玩偶等,还可以求御守。如果想带点儿不一样的东西回去,可以在这里看看。正当我们在看纪念品的时候,正殿方向传来一阵阵鼓声,我和金宝循声跑过去看。原来不知造是什么重要人物在进行参拜仪仪式,只见旧立着一面大鼓,一个白衣男子每间击鼓几次,里面有二十来个人,身着西服,端正地站立。我们和其他游客一样站在殿门口看了一会儿,觉得既然来到这里,也来祈福吧。我们买来祈福牌(在日本叫绘马),一面用来写祝福的话,一面画着不同的图案。爸爸负写下祝福的话语,我和金宝各自写上自己的名然后将其挂在殿前一棵树下,那里的架子上挂满了祈福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都留下了自己的祝愿,各种语言的祈福牌在雨中闪亮着。希望大家都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在正殿旁边的一个院子里有一个单独的房子里面的装修风格更为现代,但整体还是保持着高雅隆重的感觉。我们进入里面参观,正好遇到有人在这里进行新生儿的受礼仪式。类似的仪式,这里几乎每天都在进行。仪式安排在进门之后的上,上面摆放了几排长条椅家属和朋友坐在椅子上观礼。我们进去的时候仪式已经接近尾声,大家排队跟小婴儿及父母合影。我们看见正装出席几乎所有参日本传统男土穿西仪式的人都是女士则是小礼服。穿日本传统和服的应该是父母了,连装在篮子里的小婴儿也是盛装打扮,可见他们对这样的仪式相当重视。金宝问我:“妈妈,他们在这里做什么?”我跟他解释说“有一个刚出生的宝宝在这里接受大家的祝福,希望他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也在心里祝福他吧。”金宝说:“好“。至今日本人依然保留着这些传统,不光是这样的新生礼,还有更多伴随他们一生的仪式都会选择在神社举行,这些传统的文化俨然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部分。也许,他们在依靠这些传统的东西来找寻一种安全感,一种在快速的生活节奏和科技发展之下的心灵的归宿感。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p/pgzp/834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