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8/1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一、命中注定

年12月2日,刚刚遭受了重创的美军再度迎来一个悲惨的消息: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在部署三八线防线时因为车祸而意外身亡。

倒霉的沃克自从来了朝鲜战场之后就没遇见过一次好事:一开始是仓促上阵,在釜山被人民军压着揍,跟着釜山的联合国军一起丢人现眼;而在仁川登录之后,沃克其实并不赞同麦克阿瑟大胆冒进的战略方针,但是却又不得不成为这个战略的实际执行者和背锅侠。

应该说,沃克在前两次战役中表现得并不算太差,如果不是他在志愿军发起攻击之后就立刻坚决地要求撤退,美军很有可能会被志愿军包个更大的饺子,损失还会更加严重。

但是话又说回来,“急着撤退的将军”似乎也不是一个好听的名号。

不过,当时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对于美军来说,沃克的意外身亡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坏消息,事实上,这反而可能是志愿军参战之后美军得到的最好消息。

当然,沃克本身跟好消息无关了,美军真正的好消息是沃克的继任者:美国陆军副总参谋长,李奇微。

马修.邦克.李奇微(MatthewBunkerRidgway),年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门罗堡,从西点军校毕业后,他跟随美军的足迹,曾在中国、尼加拉瓜、巴拿马、玻利维亚、菲律宾、巴西和美国各地服役。

年,李奇微奉命将步兵第82师改编为空降师,这是美军第一支被完整改装的空降部队,在李奇微的率领下,第82空降师成为美军在二战时期公认的一支王牌部队。

年,年近50的李奇微跟着部队一起伞降在法国境内,参加了著名的诺曼底登陆战役。

年12月24日,已经是美国陆军副总参谋长的李奇微迎来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次调动,沃克死后,李奇微奉命接任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

无论后人对李奇微的评价如何,他在朝鲜的其中一项成就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认:是李奇微成功阻止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攻势,把第8集团军从失败、濒临崩溃的困境中解救出来。

志愿军最头疼的对手,来了。

二、新官上任

由于沃克的意外发生得非常突然,李奇微的上任过程显得仓促无比。

李奇微在一片手忙脚乱中准备赴任,直到他坐上了前往日本的专机,才发现自己连防寒的大衣都忘记带了。

在东京,李奇微见到了自己的直属上司,传奇将军麦克阿瑟,他在自传里对这次会面进行了非常有意思的详细描述:

就像每一个和他打过交道的人一样,我又一次深切的感受到他那强烈的个性,根本没有什么人能够和他一起协商问题。麦克阿瑟是一位了不起的演员,言行举止都极具演戏的天赋。可是,他的解说和分析既深刻又易懂,所以,抓住听众的是他的思想,而不是他的风度或仪表。

在会谈中,麦克阿瑟专门提醒了李奇微,要小心中国人:

他们实际上是很危险的敌人,沃克曾经报告说,中国军队不走大路,穿山越岭插入我纵深发起进攻,其步兵手中的武器运用得比我们充分。常在夜间运动和作战。

在这次会谈最后,李奇微得到了自己真正最需要的权力——也是倒霉的沃克一直没有的——对第8集团军真正的指挥权:

在最后,李奇微非常直白地问了麦克阿瑟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必要的时候,我是否可以发起反攻?”

麦克阿瑟回答说:“第8集团军是你的了,马修,你认为怎么干好就怎么干吧。”

于是,李奇微带着相当不错的好心情飞往朝鲜,在他心中,此时已经有了举行反攻的模糊计划。

然而,在抵达朝鲜之后,李奇微的好心情就被现实打碎得无影无踪。

尽管已经对朝鲜美军的情况有所预期,但是亲眼看见之后,李奇微仍然为美军此时的惨状感到惊讶。

在48小时内,我同各军军长和师长们一一见面,并且直接了解他们对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的看法。各军军长和师长们认为,我军此时任何努力都会失败,可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就我而言,我也发现部队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完全没有做好准备,无法实施我一直计划的行动......我在沿途停下来与一些遇到的士兵交谈,听到了他们的抱怨。他们的表现也让我深信,这是一支迷失了方向的军队,对自己、对领导都失去了信心,他们不清楚自己在那儿干什么,总是盼着早日能听到归国航船的汽笛声...我视察过的每一个指挥所都给我同样的感觉,就是丧失了信心和斗志。

并没有用太久的时间,李奇微就得出了以下结论:

1、就美军现在这个怂样子,反攻是不要想了,先整顿士气吧;

2、志愿军马上要进攻了,得赶紧想想办法。

见识到了美军的惨状之后,李奇微为战局做了最坏的打算:他认为,在最糟糕的情况下,联合国军不仅守不住三八线,可能连三七线都不能保住,而李奇微知道他们决不能再回釜山挨揍了。

于是,李奇微给予戴维森将军——一位工兵出身的将军——一个重要任务:在朝鲜南部建立联合国军“最后的防线”。

后来戴维森将军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朝鲜南部建立起一个覆盖釜山的“深度防御区”,这个相当坚固的防御工程为联合国军后撤死守做好了准备,李奇微亲自乘飞机低空视察了整个防线,表示非常满意。

除了打仗的硬条件之外,关键还是要改善美军的士气。

在上任之后,李奇微几乎是马不停蹄地来往于前线各军之间,频繁地下达指示,试图尽快找到并解决美军此时作战中遇见的各种问题:

1、李奇微坚定地认为,只有进攻才能找回战场的主动权,并同时找回部队的士气。他下令各军立刻向前派出侦查和小股进攻部队,要“时刻保持与敌人的接触”,决不能一味地在自己阵地上呆板地防守;2、他要求各军必须立刻放弃贪图安逸的想法,走下舒适的车辆,离开“该死的”大路,走进山里去,走到树林里去,在山林里寻找敌人、抢占高地;、此外,李奇微还撤销了某位军长要求下属“不惜一切代价”死守阵地的命令,希望让美军部队明白指挥员对他们的安全很关心,不会拿他们的生命不必要地冒险;

尽管李奇微用了自己的一切办法想要帮助美军找回士气,但是,他的努力其实来的有点太晚。

就在李奇微埋头整顿军队时,志愿军的总攻开始了。

三、炒面煮肉

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发起第三次战役,对志愿军来说并非一件易事。

志愿军虽然在前两次战役中获得了全胜,但是自身也遭受了相当大的伤亡损失,各军的伤亡人数(战斗和非战斗合计)普遍在1万人左右,加上连续作战,部队的疲劳不断累积,继续作战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为了鼓励大家克服困难,志愿军党委在12月18日发出了《关于完成第三次战役任务的指示》,在指示中详细说明了立即越过三八线继续作战的必要性,号召志愿军发挥刻苦耐劳的精神、连续作战的优良传统,加倍努力迎接困难,取得胜利:

(这篇指示,写得实在是好,在此将主要内容全文贴出)

敌人遭受我军两次战役严重打击后,对我强大的志愿军部队很害怕。帝国主义集团表示无可奈何,一方面深恐美帝深陷东方被消耗而削弱西欧防务,想撤兵,又怕丢面子。因而内部极为慌乱,意见分歧,目前唯一的办法,想依托三八线作为缓兵之计。在政治上向我进攻,表面求和,伪做谈判,拖延时间。在军事上加紧重整残部,企图反攻。这是敌人一个重大阴谋计划,必须十分警惕。我军当前任务,应该趁着敌人退却,混乱惊慌,尚未稳定下来,组织尚未整理就绪,东线兵力虽已调回,尚未完全集中,所谓新的防线尚未构筑起来,帝国主义内部埋怨纷争尚未平息的有利时机,迅速越过三八线,求得再歼敌人几个师,这样会更加促进敌人军事部署混乱和扩大内部争吵,将更有利解决东方问题。当然继续南进我们的困难会增多,如运输补给线延长,后方勤务赶不上前线要求。这是事实,正在力求改善。但敌人的困难不比我们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许比我军还多,特别是打了败仗,意见分歧是无法克服的。如果我们不看到敌人今天的困难,而过分强调自己的困难,更不积极想克服办法,或者停止于三八线上,那是不对的,应该抓紧有利时机更多地歼灭敌人。...根据志司所得情况,当前的敌人第一线是伪军几个师,这不仅因伪军战斗力弱好打,而且打掉伪军在今天特别重要,使美国侵略军失去爪牙,适合我军作战要求和对我十分有利。据此,志愿军党委号召进入朝鲜中部之六个军全体党员特别是干部,要带领全军同志坚决执行与完成志司作战命令,反对疲劳现象与因胜利自满苟安思想,同心协力,再接再厉,巩固已得胜利,扩展战果,争取更大胜利。

除了需要在思想政治上进行充分动员之外,志愿军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后勤补给上的困难。

在前两次战役中,志愿军已经饱受美军空中绞杀之苦,几乎每支部队都面对着后勤供应不足的问题。而第三次战役将在三八线附近作战,后勤补给的距离是第二次战役的2倍以上,整体后勤供应的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让前线的战士们吃饱,后勤机关想尽了一切办法。在第一次战役结束时,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李聚奎为了帮助志愿军解决无法生火做饭的难题(会被美军飞机发现),提出了“以炒面为主”、“制备熟食,酌量提高供给标准”的建议,将炒面样品送到志愿军总部和前线听取意见,无论是志愿军指挥官还是前线战士都对炒面给出了好评,彭德怀随即要求东北军区后勤部大量制作炒面送往前线。

于是,在国内人民的全力支援下,大量的炒面、煮肉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东北地区党政军机关和各省仅从年12月22日至年1月22日1个月就完成炒面万斤、煮肉52万斤的任务。从第二次战役开始,炒面已成为前线作战部队的主要干粮,解决了前线部队吃饭的最低需求。

炒面解决了前线的燃眉之急,成为志愿军能够打好第三次战役的重要保障。

但是,有一点要专门提一下,“炒面”这个听起来还挺好听的名字并不准确,这其实是用各种粮食磨碎炒熟加盐做成的干粮,无论从样子还是实际来看,这种干粮真正的名字应该是“炒面粉”。

在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中,专门拍了一个麦克阿瑟试吃炒面的镜头:

这个情节也许是虚构的,但是有一点非常真实:炒面这东西,难吃得要命。

如果不是为了祖国,又有谁会愿意吃着这东西,在冰天雪地里和强大的敌人拼命呢?

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但他们是怎样的呢?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笑,说:“怎么能不觉得!咱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他把小勺儿干脆放下,兴奋地说:“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他又指了指狭小潮湿的防空洞说:“你再比如蹲防空洞吧。多憋闷的慌哩。眼看着外面好好的太阳不能晒,光光的马路不能走!可是我在那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呀。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呀。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溜跶边说话也行。那是多么幸福的呢!所以,”他又把雪放到嘴里,像总结似地说:“我在这里流点血不算什么,吃点苦又算什么哩!”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四、出击

12月下旬,志愿军已经准备好发动第三次战役了。

在两次战役之后,联合国军在三八线附近设下的是一个非常特别的防线,大概的情况可以看图:

这个防线的特点一望而知:战斗力强的美军全体退到二线,战斗力堪忧的韩军被扔到了最前线。另外,在第二次战役中遭受了重大打击的美2师和美第10军(陆战1师、美7师)都在遥远的后方休整。

这是沃克设计的全新套路:既然韩军打架不行,那就让韩军直接当肉盾和侦察兵好了,志愿军在进攻韩军时无论如何也得暴露自己,这时候二线的美军就有充足时间来应对了。

这个套路的用意是如此明显,在布下这个阵势的同时,美军干脆收回了原先配属给韩军的所有重火力——反正是去挨打的,这些好东西就不要浪费了。

从某个角度来说,沃克的算盘还是很“高明”的,在这样的部署下,美军就算打不过,也绝对不可能再被志愿军给包了饺子。至于前线的倒霉韩军会被志愿军打成什么样子——那就管不着了。

联合国军的这个防线,志愿军可真是太中意了。

在和主席确认了第三次战役的战略目标之后,彭老总很快拿出了志愿军的具体作战方案:

1、42、66军配属一个炮兵团为左纵队,由42军统一指挥,目标是消灭韩军第2、第5师。2、8、9、40、50军配属炮兵第1、第8师为右纵队,由韩先楚统一指挥,目标是消灭韩军第1、第6师。、人民军第1军团对当面之敌发起佯攻,配合右纵队作战;4、人民军第2、第5军团向韩军第1、第2军结合部进攻;5、人民军第、第4军团负责保护后方海岸线。

整体而言,这是一个全面进攻,重点突破的打法,主要的战略目标是消灭志愿军眼前的南1、南2和南6三个师。

事实上,志愿军在第三次战役的主要战略目标除了跨越三八线之外,另一个目标正是“尽可能多的消灭韩军部队”。

在12月21日,主席就在给彭老总的电报中明确说明了下一阶段志愿军的战略方向:

...打法完全同意你的意见,即目前美、英军集中于汉城地区,不利攻击,我应专找伪军打。就总的方面说,只要能歼灭伪军全部或大部,美军即陷于孤立,不可能长期留在朝鲜。如能再歼灭美军几个师,朝鲜问题更好解决。就此次战役说,如果发展顺利,并能找到粮食,则春川、加平、洪川地区可能寻歼较多的伪军。

从这封电报就能看出,主席和彭老总在这方面是一拍即合,美军实在太硬不好啃,接下来应该专门盯着韩军下手。

主席一眼就抓住了朝鲜战场的胜负关键所在:韩军战斗力弱,却又是联合国军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一旦韩军被消灭殆尽,则美军最大的弱点“人力不足”就会被彻底暴露出来,那时候,美军根本守不住战线,只能撤出朝鲜。

因此,从第三次战役开始,志愿军的战略目标非常清楚:“专找伪军打”!

而联合国军实在是太配合了,很干脆地把韩军孤立无援地放在了阵线的最前方,简直就像是要方便志愿军下手一样。

气势如虹的志愿军、失魂落魄的美军、大病初愈的人民军。。。还有倒霉的韩军都到齐了。

年的最后一天,第三次战役,开打。

小结

1、对于美军来说,沃克的死绝对是天大的好消息——我这么说虽然对沃克有点那啥,但是事实确实是如此——这跟沃克本人没什么关系,最主要是他死的时间几乎是完美的。

2、在志愿者入朝胖揍美军之前,麦克阿瑟恐怕是这个世界上威望最高的军人,甚至没有之一。在那个时候,沃克一直不同意联合军全速冒进,但是刚刚创造了仁川登陆“奇迹”的麦克阿瑟大神一意孤行又有谁敢说不?那个时候不管是沃克、李奇微还是谁来指挥第8集团军,结果基本不会有太大的不同,因为联合国军实际的指挥权是在麦克阿瑟手里。所以,只要麦克阿瑟在,志愿军前两次战役的获胜就是必然的。李奇微早来也没用,反而可能还要替失败背锅。

、李奇微出现的时候,麦克阿瑟正好被志愿军打得屁滚尿流、灰心丧气,巴不得有人能替他担负指挥责任,所以非常痛快地把真正的指挥权直接交给了李奇微,这才让李奇微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实力,为后来的反攻打下了基础。

4、有心情的同学,我推荐一定要花点时间认真看看文章中那份志愿军第三次战役的指示:在这短短的几段话之中,从国际大势出发,结合目前战场态势,把敌我现状、心理、战略战术讲得那叫一个清清楚楚,最后再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为什么要迎着困难连续作战,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打过三八线。条理清晰,逻辑清楚,简直是公文典范了。

5、这篇文章,可以作为我军政治思想动员的绝佳代表:不是喊口号、喊任务,而是摆事实、讲道理,告诉大家为何而战。很多人都想知道我军强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哪里,这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6、大家可能发现了,第三次战役开始,我军也开始使用一线平推战术,这其实是没办法的办法:朝鲜战场的宽度实在是太有限了,在这么小的战场里面强行挤下了几十万人(联合国军6.5万人,志愿军加人民军0万人),只要不是瞎几把指挥(某麦:恩?),战线上根本不可能有漏洞给你去钻,而凭借我军那点火力,想硬打出一个缺口基本不现实,所以彭老总也只能采用一线平推战术,然后把主力都摆在右边,尝试重点突破。

7、从第三次战役的战前部署来看,韩军一副在劫难逃的样子,不过人家韩军也不傻,你美军不把我当人,那我可就真不当人了。。。第三次战役,由于美军采用了这个自作聪明的部署,战役还没开打,结局其实已经注定。

抗美援朝系列未完待续,欢迎大家点赞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p/pgsp/604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