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好 https://m.39.net/disease/a_p1msy52.html 藩镇节度使是个什么角儿?五代十国咋回事儿?节度使与五代十国又是啥关系呢?北宋为什么能够避免与五代合称六代?北宋为什么总是那么弱兮兮的? ▲安史之乱喜欢历史的人,肯定会有很多关于历史的疑问。以上这些问题你了解吗?很多人都知道唐朝中期有个安史之乱,之所以有安史之乱就与节度使的设置有很大的关系。朝廷为镇守边地设置了十个军镇,长官称为节度使,拥有军事、民政和财政大权。安史之乱就是地方节度使企图夺取中央政权而发动的叛乱。 平定了安史之乱以后,节度使非但没削弱,反而在中原内地增设了节度使,意在使内地与边疆达到军事力量的平衡。然而这些节度使权统治区域“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节度使往往是父死子承,自行任命官吏而朝廷只能被动“同意“。 ▲黄巢起义▲唐朝武将形象不过大唐的运势并非急转直下而亡,自玄宗之后又延续了13代帝王年的寿命。还一度出现过三个比较著名的中兴治世局面,甚至可以与西汉文景之治相提并论。但是藩镇割据的状态始终没有解决,朝廷为牵制将领和朝臣又重用身边的宦官,导致宦官专权甚至废立皇帝。 唐朝后期统治集团愈加腐朽,人民负担愈加沉重。”富者有连阡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虽然最后归于失败但唐朝统治更加衰弱,藩镇节度使的势力则更加膨胀发展。 ▲朱温在形式上维持着大唐王朝中央政权,但朝廷已经失去了对藩镇节度使的控制。天下已无勤王之兵,朝廷诏令不出宫门,大唐已名存实亡。原为黄巢起义军部将的朱温,降唐后成为最强的节度使之一,玩了一把“挟天子以令诸侯”然后取而代之,建立梁朝,史称后梁。 ▲五代十国大唐王朝最终亡于藩镇,而起家于藩镇的后梁王朝虽继承了唐朝正统,但统治范围很小,十几年后就被另一割据势力所灭。取代后梁的后唐政权号称继承大唐王朝的天下,也一度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然而仅仅维持了十几年又被后晋取代。然而这个卖地求荣的儿皇帝建立的政权更短命,不久被后汉取代。几年之后,后周取代后汉。 自大唐灭亡到北宋建立,之间的五个短命的中原王朝仅有53年,均为武将节度使称帝,他们为争夺权力和地盘不断征战,使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这种武将跋扈、政权频繁更迭的现象止于北宋,那么北宋为什么没像五个短命王朝一样成为“六代”之一呢?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赵匡胤剧照其实北宋的建立与五代更迭比起来较为“和平”,没有打仗只策划了一个兵变,手握重兵的赵匡胤就巧妙地剥夺了前朝的皇位。但是宋朝却被宋太祖打造成为一个长命的王朝,和之前的五代迥然不同。 ▲杯酒释兵权第一步棋,“杯酒释兵权”。一顿酒宴后武将纷纷“生病”请假,代之以虚职坐享优厚待遇。借此解除了主要宿将手中的兵权,然后将禁军军权又一分为三,把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从而不再对皇权构成威胁。 ▲北宋文臣第二步棋,削弱相权,将军政大权和财政大权分离出来,还增设多名副宰相职务。想象一下一个班级有3个大班长和8个副班长什么感觉?朝廷派文官任知州,并设通判为州府副职,设转运使专门负责收缴地方财税与朝廷对接。这样一来,地方节度使就像釜底抽薪后的锅一样高冷。 ▲北宋全图第三步棋,经过太祖太宗两代皇帝通过南征北战消灭各地的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局面。统一的王朝要比五代小朝廷安全的多,国力也强大的多。 ▲宋代武将为确保皇权的稳定,防止武将危及皇权,处处防范抑制武将,纵有一身好武艺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而且武将待遇低,升迁慢,被世人轻视,所以流传“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谚语。 ▲榜下捉婿图与此相反的是文人地位一路飙升,不仅科举“扩招”,容易考中也容易升迁,待遇优厚,而且很少获死罪,顶多是把朝中命官贬到地方做州官。如欧阳修、范仲淹、苏轼等,谁还没经历过大起大落? 不过总的来说,宋代的士大夫阶层是皇权高度依赖的表里关系,皇帝还要用文臣掣肘令人担心的武将呢!所以这些士大夫不仅云集文职圈内,还能领衔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乃至统兵守边,如范仲淹、韩琦这些文官到西北抗击西夏就不足为奇了。 ▲繁华的东京汴梁两宋时期确立的重文轻武国策,成功地纠正了五代以来的武将跋扈、政局不稳的局面,还大大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东京梦华录》和《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繁华至今为世人称道。 不过武将倒是不专权了,皇权看似保全了,但宋朝总是显得弱兮兮的,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攻击总是吃败仗,最终两宋没有亡于禁军首领和藩镇节度使,也没有亡于农民起义,却分别被女真族和蒙古族所灭。 (本文作者胡钦海) 年1月20日 单选 北宋重文轻武利弊哪个大? 利大于弊弊大于利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东京梦华录#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p/pgzp/8670.html |